(相关资料图)
2023年9月末,美联储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公布9月利率决议,基准利率维持在5.25%至5.5%的区间,没有加息。作为全球最大的央行,美联储的一举一动举世关注。这一决策原因和影响何在?更加重要的,美联储本轮加息周期是否就此结束?如果从根本处分析,很可能,这次不只是加息暂停,而且意味着美国通胀威胁消退,加息周期有望随之结束。美国通胀推动因素美联储本次决策并不出人意料之外。9月初,徐瑾经济人参加第一财经价值三人谈节目时,即指出美联储的加息周期已经结束。如何理解美联储的决策依据?首先需要理解的就是其美国本位性质。作为美国的央行,美联储虽然对全球各国影响巨大,但它的决策始终以美国经济为主要考虑因素,也正因此,判断美联储经济始终应该以美国经济为中心。美国加息周期核心推动力自然在于美国通胀高企,而美国的利率又是全球利率的“锚”,所以美国通胀如此重要。美国8月CPI同比涨幅从7月的3.2%反弹至3.7%,很多人觉得超出预期,但是现在看来无关大趋势——在过去比较短的时间,美国通胀从9%降到了3%左右,虽然现在核心CPI更高一点,但是比高点跌幅明显,那么美国通胀为何会下滑?这首先要回答美国通胀之前为何上行,甚至高达9%?美国通胀不是孤立的情况,也是全球通胀的一个部分。美国通胀高企的时候,其实无论欧洲、拉丁美洲甚至日本,都出现了比较高的通胀,有的国家甚至是两位数。那么,为什么过去两三年全球会出现这样通胀重来的情况?如果大家还记得,几年之前市场流行话题还是低利率甚至负利率,如何对抗通缩之类。那么美国通胀和其他国家的通胀有什么相似以及不相似的点?美国通胀起因有两个构成因素,一个是国内因素,和美国经济和政策更多相关,一个是国际因素,与大家共享的大环境有关,可以说是共性。所谓国际因素主要是指两层,第一层是疫情爆发导致的供应链紊乱和中断,导致大宗商品与其他商品涨价。第二层因素更加特定,即俄乌战争的爆发。俄乌战争爆发之后,美国、全球尤其是欧洲面对的石油、天然气等能源价格都出现了暴涨,也带动通货膨胀在很高的水平上再次飙升。这两个因素都可以称之为国际方面的因素,可以说国际方面因素对于欧洲对于其他国家的通胀影响其实是比较大。但对于美国通胀来说,国内因素占比更重一点。首先,疫情骤然来袭,白宫和美联储都执行了宽松的政策。白宫大幅度的开支,让疫情冲击之下美国家庭可支配收入反而暴涨,美国家庭资产负债表状况大幅改善,简单粗暴说就是有钱。有钱,需求当然也就旺了,当然通胀也就高。与此同时,还有一个更加长期的影响,当美国家庭很有钱的时候,就业意愿就没那么强;一旦疫情慢慢过去,供应链开始恢复,经济开始对生产端提出需求的时候,就业市场供给反而迟迟没有很好的响应,很多岗位就算给出高薪也招不到人。如此,美国工薪快速上扬,服务业薪水高涨,典型的比如说卡车司机、码头工人的工资等等。应该说,国内因素对于美国通胀的实际影响应该说比国际因素更加重要,也更加长期。美联储的应对节奏美国通胀的发生,最直接的关联方是美联储。在通胀刚刚起来的时候,美联储更多看到上面所谈第一方面的因素,也就是疫情冲击与俄乌战争,没有充分看到第二方面即家庭负债表改善的长期影响。如此,美联储的加息节奏,显得有点过晚过迟了。为保卫“反通胀卫士”的名声,美联储随后进入到激进的加息周期,政策利率上扬幅度为近半世纪仅见。到了现在,美国通胀下降到3%~4%,这个时候美联储将会如何做?继续加息抑或进入减息周期?虽然9月会议美联储给人偏鹰的感觉,从点阵图看也没有排除再加一次的可能性,但实际上这更多是姿态性的,算是对之前加息过迟的一个延迟补偿,为自己的反通胀名声添砖加瓦。但其实如果美国通胀是以现在的步骤继续下行的话,美联储的政策利息会显得高了一点点,不论经济是否软着陆,美联储并无进一步加息必要。当然,美联储也不一定会着急去降息。只要美国经济不陷入衰退,它快速降息的需求并不那么迫切。换而言之,即使利息相比较于历史水平居于很高的水平,但只要没有导致经济大幅走弱,对于美联储而言,它就没有必要着急降息,就有比较从容的时间窗口来相机决策,比较大概率是保持较长的观察期,一个缓慢的降息周期更为现实。这是由于,如果通胀持续地接近0,对经济增长是非常不利的,经济学也证明一个温和通胀其实对于经济增长有利。目前通胀以及政策利率高一点,从另外一个层面其实是个好事,并不是绝对负面的。理解这个前提,再去看美联储的政策逻辑,就更清晰,核心在于美联储的政策节奏,一个慢慢观察、不急于动作的政策周期可能正在呈现在我们面前。文章来源:FT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