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海鲜”火出圈,“游”向国际大市场
国际商报| 2023-10-10 10:46:25

原标题:“新疆海鲜”火出圈,“游”向国际大市场

国际商报记者 洪剑儒

金秋时节,在深居内陆、离海最远的新疆,三文鱼、池沼公鱼、龙虾、罗非鱼、南美白对虾、雪蟹等又一次迎来了大丰收,而无“海”何以产“海鲜”也让“新疆海鲜”登上热搜,火出了圈。近年来,通过打造养殖产业链以及采取现代化加工和运输手段,水产品正在成为助力新疆乡村振兴的特色产业,这些产自离海洋最远地方的鱼、虾、蟹也正在“跃”过巍峨的天山,“游”向世界各地的餐桌。


【资料图】

“跃”出天山 “游”向世界

在位于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尼勒克县喀拉苏乡的三文鱼基地,近日迎来了三文鱼的大丰收。随着渔民一次次拉动渔网,一条条活蹦乱跳的三文鱼接连跃出水面。24小时之内,这些三文鱼便能完成加工、包装、运输等全过程,并被送上国内消费者的餐桌。

人们印象中生长在海洋里的三文鱼缘何在这座内陆县城安了家?新疆天蕴有机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秀告诉国际商报记者,这还要追溯到2013年,有一次他坐飞机去伊犁,在飞机上看到尼勒克县的这片水域,便动了养殖水产品的念头。“很快,我们就决定养殖三文鱼,着手建立了三文鱼养殖基地。”

如今,尼勒克县已经形成了集三文鱼研发、孵化、养殖、加工、休闲农业、冷链物流、“互联网+”等多位一体的融合发展绿色生态产业链,当地所养殖的三文鱼也已成功“跃”出天山,“游”向世界。“目前,我们的三文鱼产品已出口至新加坡、俄罗斯、马来西亚、日本等国家。”张秀表示。

除了三文鱼,产自博湖县博斯腾湖的池沼公鱼也备受国外消费者的喜爱,多年来连续出口日本、韩国等地。据统计,日本市场上从中国进口的池沼公鱼中,博斯腾湖占到七成。今年1-7月,库尔勒海关检验检疫监管出口水产品213.6吨,货值82.182万美元,主要出口国为日本。

此外,由赛里木湖高白鲑鱼卵制成的鱼子酱也是北欧的畅销货,得到了当地消费者的好评。新疆赛湖渔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宗霖表示,近年来,赛里木湖鱼子酱每年平均产出达10余吨,并出口到芬兰等国。

据了解,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新疆水产品正走入国际市场。据相关企业统计,2021年至2023年8月,新疆出口备案水产品企业累计销售9773吨,货值5.6亿元,其中,出口1291吨,货值5475万元,主要销往日本、俄罗斯、新加坡等国家。

做强产业 助农增收

俗话说,酒好也怕巷子深,更何况是乍一听令人难以置信的“新疆海鲜”。在打开国内国际市场的过程中,新疆水产品也曾遭遇波折。好在守得云开见月明,在这个秋天,新疆海鲜也为更多国内外消费者所认可。

“在此期间,伊犁商务部门帮助我们不断提高管理能力,进而提升产品的品质,同时也对我们如何拓展海外市场进行了相关指导,加速了国外客户对公司产品的认可。”张秀告诉记者。

与此同时,水产品的养殖与销售也正在成为新疆促进乡村振兴、助力农民增收的“金钥匙”。

2014年,尼勒克县被确定为贫困县,经过全县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于2020年成功摘除了贫困帽子。在此过程中,渔业发展作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仅2019年全县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即为17.0亿元,同比增长2.7%。

“新疆渔业的巨大发展潜力正逐步释放。”新疆农业农村厅渔业监督处处长邓康处表示,目前,水产养殖已成为新疆渔业主产区的富民产业,为乡村振兴、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贡献了重要力量。2022年新疆渔业总产值达42亿元,比2019年增加9.21亿元。与此同时,新疆渔民人均纯收入19960元,比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3410元。

“我们正在建设一个总投资1亿元的育种基地。目的就是打破育种这一制约国内三文鱼产业发展的卡脖子瓶颈,实现全雌三倍体虹鳟鱼规模化制种,真正实现我们新疆三文鱼的全产业链国产化。”张秀向国际商报记者表示,未来公司将开发更多适合国际市场的产品,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让全球更多消费者品尝到新疆海鲜的美味。

对于“新疆海鲜”的未来,刘宗霖也信心满满。“今后,我们将持续提升技术,增加产量,提高鱼子酱品质,依托区位优势,拓宽海外市场,让赛里木湖鱼子酱走得更远。”

精彩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