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重庆北碚做好“加减法”打造高质量发展“金名片”
工人日报客户端| 2023-10-16 08:54:50

原标题:【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重庆北碚做好“加减法”打造高质量发展“金名片”


(资料图片)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黄仕强

“‘山上做减法’呵护生态,‘山下做加法’提升业态。近年来,我们深入推进缙云山‘一心四片’整体改造提升工程,高质量做好缙云山综合提升‘后半篇’文章,不仅提升了绿水青山的‘颜值’,也实现了金山银山的‘价值 ’。”10月12日,重庆北碚区相关负责人如是告诉记者。

当天,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重庆主题采访团来到缙云山,探访缙云山“蝶变”和金刚碑“新生”背后的故事。

入秋以来,缙云山层林尽染、秋意渐浓。黛湖湖面时而平静如镜,倒映蓝天白云绿树,时而升起薄雾,恍若仙境。湖边步道上,人们三三两两聊天散步,近距离感受大自然的静谧美丽。

缙云山现“缙云云霞”景观

据了解,缙云山黛湖是我国藻类基因宝库,集中了我国 80%的藻类,有“水生鼓藻植物宝库”之称。为保护缙云山“绿肺”功能,缙云山黛湖通过恢复湿地水文、增加湿地植被覆盖面积、恢复生物多样性等,不仅让水质变得清澈起来,也在黛湖构建起了高效的“山地溪塘复合生态系统”,打造出“缙云山生态修复的样本”。

春观花、夏纳凉、秋登山、冬赏雪,如今的黛湖,已成为“山水林湖”为一体的生态亲水公园。不仅如此,继黛湖区域生态修复后,北碚区还打造了雨鸣涧、腾龙垭、凭风看云观景平台等景观,并持续推进生态环道、柏林村乡村振兴示范项目等建设。

与此同时,北碚区还引导景区内农家乐升级转型,为村民打通了“生态红利”通道。该区澄江镇缙云村地处缙云山保护区实验区,常住村民200余人,村民们大多以经营农家乐为生。村民周红正是其中之一,她已在缙云山经营农家乐20余年。

“过去我们开农家乐,仅是给游客提供食宿,空有优美的自然环境,却做不出特色,价格也很低,100块钱一天包吃三顿饭还包住宿。”周红说,以前大家经营农家乐都是做“量”,同质化严重,既辛苦又赚不了什么钱。

2020年5月,周红与其丈夫龙杰一合计,决定依托缙云山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将农家乐提档升级,“山之语”民宿正式营业,此前的农家乐摇身一变成了民宿,客房配置也全面升级。

周红介绍,“民宿房间比原先的农家乐少了,但收入却增加了,现在的价格比以前贵了几倍,但上门的游客反而更多了,而且还有不少回头客,今年中秋国庆假期,客房天天爆满,几天的营业额就达到两万多元。”

如今的缙云山林海苍茫,四季叠翠,不断创造着生态奇迹和绿色发展奇迹。旅游度假区内,500余名村民从事民宿旅游业,更多的村民像周红一样吃上了“生态饭”。

缙云山黛湖之南,一座生态文明教育展示馆静静矗立。不少游客在黛湖游玩后,会饶有兴致地走进馆内参观,接受生态文明教育。

2022年6月,为记录缙云山之治、缙云山之变,教育引导市民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家园,缙云山生态文明教育展示馆正式亮相,为市民生动地展示缙云山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成果及未来产业发展规划。

在参观缙云山生态文明教育展示馆后,游客王艺说,北碚区近年来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书写了一幅“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的壮美画卷。

今年中秋国庆长假期间,和缙云山的“人气”不相上下的还有金刚碑历史文化街区。大量游客前来逛村落、品美食、看夜景、吹江风,“沉浸式”体验历史文化街区的魅力,感受古村的“新生”。

金刚碑历史文化街区一景

据介绍,清朝康熙年间,缙云山南坡的小煤窑星罗棋布,煤炭业日益兴旺,煤炭必经过金刚碑嘉陵江出口,运销外地,于是形成产煤、运煤、销煤的水陆码头和中转站,金刚碑因此而兴盛。

“这里的一切文物建筑,甚至每一棵大树、每一块石板都是 保护对象。”金刚碑历史文化街区负责人告诉记者,2018年,本着“尊重历史情怀、秉持保护与利用合理平衡”的原则,北碚区启动了金刚碑历史文化街区修缮修复项目。修缮过程中,项目建设运营方完整保留下具有历史气息的建筑泥墙、石墙,原貌保留残存的断墙和建筑墙体上具有历史记忆的青苔、藤蔓等附着物,实现修“旧”如“旧”,作为街区内历史文化景观,真实再现金刚碑的历史生活场景。

如今,白天的金刚碑,草木葱翠,流水潺潺,整个村落安静而又古朴;夜幕下的金刚碑,市井老屋一改恬淡宁静的本色,化身为摩登建筑,呈现出五彩斑斓的颜色。

金刚碑的“涅槃重生”,是北碚区传承历史文化、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的缩影。近年来,北碚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打造出包括金刚碑在内的缙云山北温泉旅游度假区,形成文、旅、康、体产业集群。同时,该区还结合山水之城的独有地域特色,推进北塘峡江步道等建设,将金刚碑与缙云山、北温泉等多处历史文脉串联起来,彰显山水特色,打造出高质量发展的“金名片”。

精彩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