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知乎们或同样面临困境陷入迷惘
新快报讯一个月前,因欠费“天涯社区网站已不能打开”的消息传出,牵动万千网友之心成为微博热搜话题。近日,天涯前员工和老用户义务发起了一场“重启”活动,希望通过一场七天七夜的直播义卖活动,筹集300万元“网费”。
6月3日晚,“重启天涯”直播活动结束,盘点收入,其中“直播+打赏”的利润为14.99万元,收到捐款5.48万元,即整场活动最终只完成了300万元筹款目标的6.8%。
(资料图)
这样的结果让网友徒留声声叹息,“这很天涯”,“让我明白情怀是最不值钱的东西”,无奈承认这是自己“青春与回忆的落幕”。而天涯创始人邢明则坚称,天涯社区的未来“肯定不能只靠网友,我们自己也在多方面想办法”。
天涯为何“沦落”至此
天涯社区创立于1999年,曾经是PC时代中文互联网最具影响力的网站之一,鼎盛时期用户注册数量超过1亿。畅销书《明朝那些事》《鬼吹灯》《黑道风云20年》等,都是在天涯连载出名后才出版的。
天涯社区庞大的用户规模和流量一度颇受资本青睐。2005年,IDG资本等对天涯进行A轮融资,融资规模数百万美元。不久之后,清科创投、联想控股、谷歌、君联资本又发起数千万美元的B轮融资。
2010年后,国内移动互联网兴起,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纷纷崛起,精英大V和草根用户均转移到新的平台,天涯不再是网友交流讨论的中心。
天涯也曾多次尝试转型寻找生机,如追风上线博客功能,推出手机客户端产品,在电商、游戏、个人付费阅读、IP运营及直播打赏等方面试水,甚至进军火热的区块链、元宇宙领域,但无一成功。正如其内部员工曾说,天涯在商业化这条路上一直比较坎坷,主要收入靠广告投放,没有摸索到一个好的商业模式。
2015年挂牌新三板的天涯陷入了连续亏损,并于2019年因“挂牌维护成本”等原因选择退市。
今年4月1日,天涯社区发布公告称,近期将进行技术升级和数据重构,在此期间平台将无法访问。随后,陆续有网友发现无法访问天涯社区。
5月27日,天涯再发公告称,由于资金流动性困难,这几年累计拖欠的电信IDC费用已到了最后无法协调协商的状态,加上也发现了一些平台自身的技术问题需改进,需要进行技术升级、数据重构及产品瘦身等,因此,天涯社区无奈暂停访问服务。
直播“重启”还是那样的不专业
与此同时,天涯社区前执行总编宋铮等前员工及部分资深天涯网友自发组织了“七天七夜,重启天涯”活动,自5月28日起通过抖音“重启天涯”账号进行七天七夜不间断直播,直播所筹集的款项将全部用于为天涯社区支付网络开通所需的相关费用,期望能让天涯社区恢复服务。
哪怕邀请了多位天涯资深网友、前天涯知名“网红”为其助威,但结果却是没有声音、机器烧停、主播畏惧镜头、介绍到了某款商品却还没有上链接、上错链接……这都是在七天七夜的直播中发生过的状况,整场直播充斥着不专业和混乱的气息。
从5月28日20时到6月3日20时,直播落下帷幕,最终销售额36.1万元,预估利润8.43万元,打赏收入6.56万元,共计14.99万元;网友共368人次为天涯捐款54766元。最终收入与300万的募资目标相差甚远。
6月4日晚间,重启团队发文称,“很遗憾,重启天涯的第一步,我们没有走的非常成功,目标并未在这一轮行动中达成。”截至发稿,天涯社区仍然无法访问。
投资人潘海东在参与重启直播期间表示,“天涯已经被时代抛弃,里面的内容用处已经不大,只剩下品牌,还有脑残粉。”
豆瓣知乎们心有戚戚
天涯的“沦落”很难不让人联想到其他一些同类型的知识类社区,尤其是同样深陷泥淖的豆瓣。
过去几年里,“豆瓣崩了”的话题不时登上热搜榜单,很多网友反映豆瓣打不开,还有网友说自己的帖子和评论被无故删除。
此外,豆瓣更多次被相关监管部门约谈、要求整改。仅2021年1月至11月期间,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指导北京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对豆瓣网实施20次处置处罚,多次予以顶格50万元罚款,累计罚款900万元。
最近一次则是今年4月,针对豆瓣履行主体责任不力,对其用户发布的信息未尽管理义务,造成有害信息在网上传播的问题,国家网信办指导属地网信办依法约谈、责令其限期整改及给予罚款的行政处罚。
有券商分析师指出,豆瓣最大的问题就是“佛系”,对于内容没有进行严格审核和积极引导,这种基因不仅体现在内容层面,同样体现在商业模式上,豆瓣错过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很多风口,比如游戏点评。
面临类似难题的还有知乎。有分析认为,从内容风格和用户特点来看,知乎一度非常接近天涯的气质,各行各业的专家在知乎交换意见,被视为“天涯文艺复兴”。
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没有人能逃离商业化的拷问。一方面,金钱诱惑能轻易挖走知乎深耕多年的大V;与此同时,作为上市公司的知乎也需要更漂亮的财务报表与清晰的商业化路径向股东交待。在这些背景之下,娱乐内容、付费小说阅读等渐渐成为知乎的主流内容,社区氛围不复往昔。
采写:新快报记者 郑志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