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新华财经|“央妈”连续出招呵护经济 8月新增信贷1.36万亿元
(资料图片)
新华社北京9月11日电(记者翟卓、刘玉龙)中国人民银行1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8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36万亿元,同比多增868亿元;社融规模增量为3.12万亿元,较上年同期多6316亿元;8月末M2同比增长10.6%,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1个和1.6个百分点。
分析认为,8月以来各部门协同发力,明显加大了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当月贷款增速总体平稳、边际回暖,在历史同期峰值基数上实现同比多增较为不易,有利于改善市场预期。往后看,随着政策在“转方式、调结构、增动能”领域持续发力,未来积极效果还将进一步显现。
图为2023年8月部分金融统计数据
“央妈”连续出招呵护经济
今年以来,一次降准、两次降息、三招房地产金融政策(降低首付比、二套房利率、存量房贷利率),中国人民银行持续释放大招呵护经济,逆周期调节力度加大,金融数据明显领先经济数据。
数据显示,8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36万亿元,同比多增868亿元,并且是在历史同期峰值基数上实现的;环比来看,8月贷款增量比7月大幅增加超1万亿元,明显强于季节规律,既有政策面的支持,也显示出市场预期和情绪好转。
从投向看,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信贷占比不断提高。多家大型银行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7月、8月份普惠小微贷款、绿色贷款、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民营企业贷款同比增速均高于一般贷款增速,银行信贷结构持续优化。
此前,7月单月信贷数据一度偏弱,引发市场担忧情绪,急切期盼政策出台来提供更加有力支持。业内人士表示,单月短暂波动不足以说明问题,拉长时间看待贷款累计量更为合适。
据统计,1-8月新增贷款达17.44万亿元,同比多增1.76万亿元。多家银行均反映单月贷款受基数、季节规律等扰动大,月度贷款需合并看待。
贷款走势较好也与经济基本面向好、政策及时有力相呼应。8月制造业PMI连续3个月回升,消费、出口等也好于预期。融资成本持续下行,再度降息有效激发融资需求。8月地方债发行量破万亿元,基建项目配套贷款需求增多。
充分发挥存量贷款“运维红利”
社会融资规模方面,前8个月,社融规模增量累计为25.21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8420亿元。其中,8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3.12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6316亿元。
截至8月末,社融规模存量为368.61万亿元,同比增长9%。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230.24万亿元,同比增长10.9%。不少分析人士表示,当前存量货币信贷池子已经不小。
与财政支出不同,货币投放后并不会消失,而是会形成存量积累继续在经济运行中发挥作用。
“从增量范式转向存量范式是正确理解中国经济的前提。”西京研究院院长赵建撰文指出,中国当前处于如何向存量资本资产要红利的“运维时代”。
今年以来,存量贷款在支持实体经济恢复发展方面亮点颇多。从存量贷款利率来看,年内LPR持续下行。从存量续放服务看,随着金融科技和大数据运用,企业享受到金融服务便利度得到大幅提升,“无还本续贷”得到普遍运用,大幅提升转贷效率、减少了过桥费用。同时贷款不再唯“抵质押”论,获得信用贷款也更加便利。
房地产金融政策调整优化
房地产领域也是市场持续关注的重点之一。8月以来,一揽子稳房市政策出台落地。比如,继8月初按“认房不认贷”明确首套住房认定标准后,8月底中国人民银行又调整优化最低首付款比例和利率下限,明确降低存量首套住房贷款利率。
上述政策处理好“房住不炒”与支持刚性和改善性需求的平衡。调整后最低首付比追平2016年,置换购房可享受首套政策,有利于释放刚需。同时坚持因城施策,地方自主确定首付比和房贷利率下限,防范热点城市可能出现房价过快上涨。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政策调整可持续为有房贷家庭减支。据测算,存量房贷利率调整后平均降幅约0.8个百分点,有利于促进扩大消费和投资。
同时,政策调整有利于稳住银行贷款。存量房贷利率调整会降低银行利润,但同时也有助于减缓提前还款。银行内部人士预计,8月提前还款约3800亿元,较峰值回落近半,9月后还将继续改善。
综合来看,政策效果初步显现,房地产交易市场已出现回暖迹象。政策落地后,北京、上海等城市看房量、成交量出现回升。根据中原地产数据,9月首个周末北京市二手房成交2800余套,是8月周末成交均值的2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