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秦皇岛市印发《关于深化秦皇岛市第三批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试点工作方案》(简称《方案》),根据《方案》,秦皇岛市将从产业工人思想引领、建功立业、素质提升、地位提高、队伍壮大等重点任务入手,发挥试点地区和企业先行先试的作用,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进一步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走深走实。
试点引领,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
秦皇岛市现有职工68万余人,建设好这支职工队伍意义重大。2020年以来,秦皇岛市已连续开展了两批试点工作,为推进改革举措落地落实探路。两批试点的稳步推进带动了全市产业工人队伍技术技能、素质结构、体制机制等方面改革取得了预期成效。在此基础上,秦皇岛在推进第三批试点中,围绕改革五大任务,针对改革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着手完善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制度机制。结合实际,此次确定了2个县区、15家基层单位为市级试点单位。
秦皇岛市各试点县区、企业以点带面抓好政策制度的落地落实,巩固拓展试点成果。各试点单位首先调查研究,探索各自符合自身现状的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新举措、新方式,在构建技能形成体系、拓展职业发展空间、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等重点领域改革创新,推动了产改工作提质增效。
其中,中铁山桥集团有限公司等国有企业充分发挥带动引领作用,积极组织动员职工服务大局。通过开展“建功‘十四五’、争当排头兵”推动高质量发展劳动和技能竞赛等活动,规范化建设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鼓励职工立足岗位创新创效。同时,引导产业工人有序参与企业经营管理,落实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注重提高产业工人在党代会、职代会、工代会中的比例,不断提升产业工人地位。各国有企业还深化了工资分配制度改革,探索建立了基于岗位价值、能力素质、业绩贡献的工资分配机制;探索建立了技术工人的补助性津贴制度,提高技术工人津贴水平。探索建立了技术工人凭技能要素和创新成果按贡献参与分配,并享受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相关制度机制。
各国有企业也十分重视拓展职工成长成才空间。各企业在政府有关部门的引导和支持下,自主开展技能评价,拓宽技术工人晋升通道。支持技术工人参评职称,打通技能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的转换通道,逐步取消各类岗位的身份限制,使技能人才不再受“工人”身份的制约,也能参与到企业管理中来。
与此同时,秦皇岛市各非公企业则充分发挥机制灵活优势,围绕发展抓改革、抓好改革促发展,推动改革和发展深度融合、高效联动。
各非公企业首先抓好党建引领,扩大非公企业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探索党建、产改、工建一体化推进机制。同时,鼓励岗位间流动贯通,完善市场化用工机制,给足人才发展空间。此外,逐步建立灵活高效的绩效薪酬体系,积极推进工资集体协商,让企业科学确定技术工人工资水平并实现合理增长。鼓励产业工人自主创新,推进企业技术工人凭技能要素和创新成果按贡献参与分配,并享受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相关政策。
截至目前,秦皇岛市已组织开展了“最美秦皇岛人·最美工人”推选活动,推选出20名职工展示劳动者风采;开办了“大学习”课堂,举办职工诵读活动,开展“擦亮文明城市品牌全市职工在行动”活动,招募职工志愿者10万人。
提升技能,夯实职工建功立业基础
在提高产业工人地位方面,开展首届秦皇岛市“五一劳动奖”和“工人先锋号”推荐授予活动,推荐命名工作向产业工人倾斜,一线职工和专业技术人员占比达72%。
提升职业技能,才能更好发挥职工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为此,秦皇岛市围绕全市产业布局设立市级职工职业技能竞赛一、二等奖各10项,成功获得一项省级职工职业技能竞赛承办权。同时充分发挥全市各类技工院校、职业培训学校、企业培训中心作用,开展就业技能、岗位技能提升、创新创业等培训,拨付培训补贴2217.04万元,培训人员16092人。
健全激励机制,将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培养列入该市人才培养规划。以技术技能为导向,组织遴选企业技能人才评价机构50家,超额完成任务指标67%。
畅通发展通道,维护产业工人权益。在工程技术、农业、技工院校教师等8个职称系列实现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实现贯通。目前,已有8名高技能人才通过职称和职业技能等级贯通渠道取得专业技能职务资格证书。开展维护职工队伍权益专项行动,为3782名劳动者协调解决劳动报酬5082.8万元;引导企业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先后为11家企业进行审查备案;举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集中入会活动,200名外卖骑手、快递小哥现场扫码入会。
加强创新成果转化,率先组建职工创新联盟。开展职工技术创新交流、合作、培训、转化工作,开展“十佳创新成果”评选活动,对十佳创新工作室给予各1万元资金补助;秦皇岛10项创新成果亮相全国首届大国工匠创新成果交流大会,达成签约意项近亿元;10项创新成果和1个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的典型代表、两名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优秀代表亮相“省产业工人建功新时代风采展”。(记者 孙也达 师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