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株潭城市群位于湖南省中东部,为长江中游城市群重要组成部分,包括长沙、株洲、湘潭三市,是湖南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今年2月,长株潭都市圈获批,成为全国第四个、中部首个跻身“国家队”的都市圈。3月30日,湖南省政府向社会公布《长株潭都市圈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这一规划是继南京都市圈、福州都市圈、成都都市圈以后,国家发改委批复的第4个都市圈规划,也是指导长株潭都市圈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同城化高质量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长株潭都市圈范围包括长沙市全域、株洲市中心城区及醴陵市、湘潭市中心城区及韶山市和湘潭县,面积1.89万平方公里,2021年常住人口1484万,经济总量1.79万亿元。
提出六个“一体化”
长株潭三市沿湘江呈“品”字形分布,市中心两两相距不足50公里,是湖南发展的核心增长极。规划明确了长株潭都市圈范围,包括长沙市全域、株洲市中心城区及醴陵市、湘潭市中心城区及韶山市和湘潭县,面积1.89万平方公里,2021年常住人口1484万,经济总量1.79万亿元。
按照规划确定的目标,到2025年,长株潭都市圈竞争实力、辐射带动能力显著增强,高水平基础设施、现代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等领域同城化取得重大进展,融城融合发展格局基本形成,成为全省高质量发展、高水平治理、高品质生活的标杆。
到2035年,长株潭同城化发展格局全面形成,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全面实现,人民生活更为富裕,现代社会治理格局基本形成,辐射力和引领力大幅提升,成为独具特色、富有魅力的现代化都市圈。
规划突出一体化、同城化发展,明确了一体化优化都市圈发展布局、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打造科技创新产业体系、推动生态环境共保共治、推动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推进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等六大任务。其中的“六个一体化”可概括为:一体化优化都市圈发展布局、一体化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一体化打造科技创新产业体系、一体化推动生态环境共保共治、一体化推动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和一体化推进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
在一体化优化都市圈发展布局方面,规划强调进一步优化长株潭空间布局,强化长沙市龙头带动作用,发挥株洲市、湘潭市比较优势,共同构筑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格局。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优化都市圈空间结构,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促进城乡要素双向自由流动。取消除长沙市市区外其他地区落户限制,探索长株潭都市圈内城市户籍准入年限同城化累计互认和户口通迁。
打造轨道上的长株潭
“城市群、都市圈是最有可能率先实现交通运输现代化的区域。”国家发展改革委基础设施发展司司长罗国三表示,《“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突出城市群交通一体化、都市圈交通通勤化,培育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
本着发挥长株潭都市圈区位优势,坚持优化提升、适度超前的原则,长株潭都市圈将统筹铁、公、水、空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和物流、能源、水利网络建设,构建连接东西、贯通南北,对外多路畅通、对内高效互联的综合立体交通体系,着力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物流枢纽。
规划提出,打造轨道上的长株潭。加快建设渝长厦高铁常益长段、长赣段,推动呼南高铁顺畅转换连接长株潭,研究长株潭对接长三角、山东半岛的高铁新通道,逐步打造长株潭高铁枢纽和国际铁路枢纽。充分利用既有铁路富余能力开行城际列车或市域(郊)列车,加快推动高铁与城际“零换乘”,规划建设常益长与武广高铁直通线等工程。进一步增加长株潭城际铁路小编组列车运行,加快推进“公交化”运营。
其他的建设项目还包括:建设长沙航空枢纽。实施长沙机场改扩建工程,高标准建设综合交通换乘中心,实现多种交通方式无缝衔接。优化完善国际航线网络,推动开通以货运为主的第五航权国际航线。增强水路运输能力。畅通区域交通微循环。加快推进长株潭共建国家综合物流枢纽,打造长沙港、株洲港和湘潭港等区域性港口群,打造高铁快运物流中心和长株潭普铁货物运输集散中心、湘粤非铁海联运物流中心。
壮大先进制造产业集群
去年初,长沙发布《长沙市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提出产业发展要由链式向集群式推进,重点打造“1+2+N”产业集群体系。去年底发布的《长沙市“十四五”先进制造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与《关于加快建设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对该体系进行了诠释。
此次出台的规划着重提到,壮大先进制造产业集群。着力培育以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航空航天为主的世界级高端装备智能制造产业集群。积极推动产业差异化发展,长沙市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为主导,建设“创新谷”;株洲市以轨道交通、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为主导,建设“动力谷”;湘潭市以智能装备、汽车及零部件、钢材精深加工为主导,建设“智造谷”。
加快培育战略新兴产业,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融合发展契机,培育发展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依托电子信息技术创新,培育发展5G应用、信息技术、软件应用、网络安全等一批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进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大力开展北斗导航系统规模应用。加快培育人工智能、量子计算、增材制造、生物技术等战略新兴产业集群。加快发展以先进储能材料、先进硬质材料、金属新材料、化工新材料、显示功能新材料为主的新材料产业集群。推动计算产业在长株潭形成集聚效应,争创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实验区。
按照规划描绘的美好蓝图,到2035年,长株潭同城化发展格局将全面形成,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全面实现,人民生活更为富裕,现代社会治理格局基本形成,辐射力和引领力大幅提升,成为独具特色、富有魅力的现代化都市圈。
发展成效
●从经济基础来看,2021年长沙经济规模约13271亿元、株洲约3420亿元、湘潭约2548亿元,三市合计约19239亿元。以长沙为龙头,逐步形成了产业互补性强的一体化优势。
●从科创实力来看,长株潭三市集聚了湖南省60%以上的创业平台、70%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80%以上的高校科研机构、85%以上的科研成果,托起了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两大国家先进制造集群,形成了以超级杂交水稻、“天河”超级计算机等为代表的重大科技成果。
●从体制机制来看,长株潭一体化顶层设计日臻成熟、实施逐渐到位。省市两级长株潭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负责对一体化工作进行集中领导、统筹调度、督察督办。(记者 李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