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抢着放贷”App 过度去透支消费金融
北京青年报| 2021-04-26 08:50:34

点外卖时,想领一张外卖券,发现完成借款才可领取;打车时,想领张优惠券,结果需要授信贷款;想在文档里码点字,不小心点进了借钱页面……现在几乎打开手机上任意一个App,基本都能看到借款入口。

有网友吐槽,“手机里的App,99%都可以借钱。”据某咨询机构金融板块负责人去年的统计结果显示,“排名前100的流量巨头,70%都开始了金融变现。”App热衷放贷,正是为了流量变现。

随着社会消费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年轻人惯于提前消费、分期消费,惯于使用各种信用卡分期业务,消费金融市场巨大。数据显示,中国消费信贷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19年的13万亿元增长至2025年的24万亿元。聚焦到在线消费信贷市场规模上,2019年达到6万亿元,预计到2025年将大幅增长至19万亿元。这给了互联网企业不少商机,不少互联网企业都想插手“分一杯羹”,各种消费信贷如雨后春笋一样冒了出来。

开展消费金融业务,对互联网企业来说有着多重利好。但App都抢着放贷,也会增加居民杠杆率上升的风险。比如在消费贷款快速扩张的过程中,已经出现了客户资质下沉明显、多头共债和过度授信等问题。

App对消费金融一哄而上,用户不胜其扰,影响用户体验,还可能让他们掉进消费金融的“坑”中难以自拔,“过度消费”让自己陷入困境;同时,这也导致行业无序发展,带来了不少隐患,不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

对此,亟待相关部门对消费金融予以引导与规范,加强监管,规范经营秩序。消费者面对这些消费信贷,也要理消费,要知道各种App推出的名目繁多的“借钱服务”并不是免费午餐,不能一时头脑发热、心血来潮。互联网企业本身也要自觉规范经营,防范金融风险。

只有规范发展,给网络借贷戴好“紧箍”,让抢着放贷的App懂规矩、守规则,避免消费金融、网络借贷被“过度透支”,才能规避各种金融风险,保护好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网络借贷健康发展。(常德)

精彩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