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以前的人防为主,到后来的物防,再到现在采用一系列高科技设备开展日常管护和预防性保护,长城保护已经插上了科技的翅膀。”近日,在甘肃省“风华百年路,奋进新陇原”系列采访中,记者来到了甘肃省嘉峪关关城景区。有着“天下第一雄关”美誉的嘉峪关关城,位于嘉峪关最狭窄的山谷中部,两侧的城墙横穿沙漠戈壁,北连黑山悬壁长城,南接天下第一墩,是明代万里长城最西端的关口,自古为河西第一隘口,也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塞。
“这些长城都是土质长城,受外界自然环境的威胁特别大,特别的脆弱,就像人一样,遇到刮风下雨人会感冒,长城也会生病。”甘肃嘉峪关丝路(长城)文化研究院副院长胡文平告诉记者,因地处河西走廊,长年累月经受风沙、冻融和急剧温湿度变化的影响,长城存在表面风化、片状剥离、坍塌、酥碱、裂隙发育、基础掏蚀凹进、冲沟发育等危害,保护长城刻不容缓。
2017年嘉峪关丝路(长城)文化研究院成立后,积极探索符合嘉峪关文化遗产资源特点,完善有效的文物保护、研究、传承弘扬的工作举措,长城保护逐步从看守保护向研究保护、科技保护,抢险加固向预防性保护,从本体保护向本体和环境风貌共同保护,从“探索性修缮”到依托数据“精准修缮”转变。
近年来,研究院高度重视文物预防性保护工作,积极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寻求合作,对嘉峪关关城及野外夯土长城进行有效的监测。实施了果园到新城墓群六、七号墓日常监测项目。运用无人机开展长城巡查,运行现有的科学仪器设备对长城资源进行全方位的环境监测、病害监测。有效开展长城本体和载体的共同保护。“以前巡查黑山顶上的长城墩台非常困难,仅凭人力攀登上去就要用两三个小时。”胡文平说,现在通过无人机,一个月内可以对长城沿线43.6千米内的长城本体及周边环境进行一次全面的观测和图像采集。
2011年底,嘉峪关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启动实施,在对长城本体进行保护修缮的同时,建设了嘉峪关关城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工程和嘉峪关世界文化遗产监测系统,长城保护的科技能力大大提升。地质雷达及三维扫描等科技手段可对墙体结构进行“把脉问诊”,“量身制定”保护维修方案;嘉峪关关城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工程,具备入侵报警、视频监控、声音复合、出入口控制、安防专用通讯、电子巡更、网络广播等功能;监测中心创建“风险监测—综合预报—提前预警—即时处理”的遗产保护管理工作模式。这些科技手段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各种风险因素对长城本体和赋存环境的危害,既节省了人力,也提高了效率。
科技保护是当今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主要趋势,“文物的保护修缮传承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需要在预防性保护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依靠科技手段,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地开展长城的日常保养维护,才能真正做到让长城‘延年益寿’,使文物所蕴含的价值得到永久延续。”胡文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