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内公募基金高管变动达285人,部分转战私募
资本邦| 2021-09-16 15:48:37

9月16日,资本邦了解到,今年以来公募基金高管变动颇为频繁,Wind数据显示,截至9月15日,今年以来公募行业已有285位高管发生变更。其中,包括61位董事长、83位总经理和114位副总经理。

从时间来看,高管变动在三季度尤其频繁。据悉,7月共计49位高管变更,创今年新高;8月份有43位高管变更。

值得一提的是,不少公募人士转战私募。例如,此前某大型龙头基金公司原副总沙骎。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9月10日,上海容棠完成备案登记,机构类型为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业务类型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私募证券投资类FOF基金,注册地为上海。高管信息上显示沙骎出任上海容棠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公开资料显示,沙骎于2000年11月正式进入基金行业,拥有二十余年基金从业经验,之前就曾任原基金公司资产配置部负责人,管理FOF业务,值得注意的是,在上海容棠备案的业务类型当中,除私募证券基金以外,同时包括私募证券投资类FOF基金,沙骎担任上海荣棠的投资总监。

在FOF投资方面,沙骎曾表示,量化与AI可以作为技术手段加入FOF投资的具体实操过程,特别是在渠道营销方面,如果在互联网营销的渠道运用AI技术,针对不同客户进行画像,针对不同的风险和不同的持仓期限进行定制化产品服务,也将会是非常好的方向。

此外,上海容棠的实际控制人陈夏晓和合规风控负责人杨海凤均是公募基金出身。

公募高管流动频繁,有的选择继续留在公募行业,不过还有不少公募人士像沙骎一样,转战私募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末,私募基金管理人最新总规模达到18.99万亿元。

“公转私”的原因

公募高管转战私募的首要原因或是薪酬待遇。自从2017年开始,中国权益市场日益兴旺,期间虽然有2018年的大熊市,但是总体来说,资金急速向权益市场转移的大趋势已是不可逆转,而基金成为了居民投资理财的最重要渠道,很多私募基金管理规模呈几何级速度增长,诱人的薪酬待遇和市场机遇成为了基金经理“公奔私”的首要因素。

此外,私募相比公募,体制更加灵活,不必要的投资干预也更少,对于个人投资能力强,投资理念成熟的基金经理而言,私募基金提供了一个灵活自主的投研台,可以充分实践个人的投资理念,围绕擅长领域展开针对的产品构建和投资

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648位公募背景的私募基金经理,今年来整体收益为9.77%,其中416位公募背景的私募基金经理年内实现了正收益,占比为64.20%。

不过并非所有“公转私”的基金经理都有好的业绩成果,运作好一支基金,除了基金经理优秀的投资能力之外,还要有背后专业的投研团队和公司提供的台资源,互相配合分工合作。有些基金经理奔私之后,暂时失去了这些优势,业绩稳定就会出现问题。

优秀的基金经理选择“公转私”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都会是常态,投资人在选择时,除了关注基金经理个人之外,投研团队和公司的经营情况也要进行全面了解。(Bill)

精彩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