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资本邦了解到,泰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于8月28日披露旗下29只基金产品(份额分开计算)的最新一期半年报(2021年1月1日-2021年6月30日)。
根据数据显示,泰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5月23日,报告期内(2021年1月1日-2021年6月30日)有24只产品的净值增长率为正。
其中,基金净值增长率最大的基金产品为泰信蓝筹精选混合,数值达29.41%。
该基金的相对业绩基准为75%*沪深300指数+25%*上证国债指数,现任基金经理是徐慕浩、董山青。
报告期内上述基金的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2021年至今,周期和科技共舞,钢铁、化工、电新、有色等行业的涨幅超30%。回顾年初,我们对市场的预判偏谨慎,核心因素是估值和流动性,配置上我们选取了景气成长的化工、电新,同时底仓保持了医药消费中有壁垒的稳健增长品种。从表现上看,市场对景气的追逐超出我们的预期,相关公司也获得了较好的回报。消费领域一直在压估值,医药板块除了CXO和医疗服务等少数领域以为也处于估值压缩状态,短期拉低了组合的收益率,长远来看增加了未来的性价比。
净值增长率最小的基金产品为泰信鑫利混合C,为-8.22%。
报告期内,该基金相对业绩基准为沪深300指数收益率*30%+中证全债指数收益率*70%,现任基金经理是张安格、郑宇光。
报告期内上述基金的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上半年国内经济总体呈现平稳复苏态势,一季度GDP同比增速为18.3%,二季度经济向上动能有所减弱,GDP同比增速降至7.90%,上半年GDP累计同比增长12.7%,两年平均增长5.3%。分项来看,工业部门复苏更为强劲,景气度较高,上半年工业增加值的两年复合增速达到 7.0%。大多数企业订单饱满,产能利用率已达到高点。第三产业上半年GDP两年平均增速为4.9%,虽然较一季度上升0.2个百分点,呈现加速向好趋势,但总体恢复程度较第二产业仍有一定差距。
从需求端看,受到疫情过后收入分化及预防性储蓄意愿上升等影响,国内边际消费倾向较低,内需改善偏弱;但外需整体仍偏强,出口两年平均增速均在1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方面,房地产投资保持较高增速,尽管二季度较一季度有所回落,但仍展现出较强的韧性;基建投资二季度较一季度有所回暖;制造业投资受企业利润改善而修复明显,成为亮点。 整个上半年,国内及国外主要经济体都承受着一定的通胀压力。受全球大宗商品涨价的影响,国内PPI同比大幅上行,同比增速从1月份的0.3%迅速攀升至5月份的9.0%,6月份仍保持在8.8%的高位。但相较于美国等经济体,我国PPI向CPI传导的压力并不明显。加之猪价下行,即使在PPI高企的5、6月,CPI同比涨幅也仅为1.30%和1.10%,仍处于历史较低位置。市场曾经一度担心输入性通货膨胀对我国经济和央行的政策操作产生较大影响,但从国内CPI走势来看,国内通胀压力并不大,央行也表示货币政策将立足国内情况,“以我为主”。
7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决定于2021年7月1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此次超预期的降准表明了央行维护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的态度,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国内对货币政策可能收紧的担忧。 上半年权益市场跌宕起伏,一季度股票市场暴涨暴跌,二季度权益市场整体振幅明显收窄,呈震荡小幅上行态势。伴随各国央行的发声,市场对通胀压力及未来资金面的预期由悲观逐步走向乐观,市场重拾对高增长板块的热情,资金流向新能源、光伏、半导体、医药、医美等热门赛道上的成长型企业。
一二季度市场风格切换明显,大消费板块明显降温,新能源、光伏、半导体产业链标的和一些周期成长股获得了资金的青睐,创业板和科创板领涨全市场。 债券方面,春节前由于流动性问题,收益率有一波快速上行,10年国债触及3.29%,10年国开触及3.77%。节后随着流动性问题缓解,以及对未来货币政策收紧的担忧逐步消退,利率债收益率一路下行,仅在4月初、4月末及6月初有过小幅回升。季末10年期活跃国债收益率下行至3.08%,较上年末下行约6bp。10年期活跃国开债收益率季末达到3.49%,较上年末下行约4bp。信用债收益率上半年下行更为明显,各期限等级的信用利差均有所收缩,其中1-3年期的AA级债券、1-5年的AA+级债券收益率下行尤为明显。
市场整体还是缺资产,投资者想通过适度的信用下沉和拉长久期来提高账户收益率。 上半年,该基金对所持仓的可转债及股票进行了较大的调整,大幅减持了银行转债、非银类股票,增配了新能源、光伏及半导体产业链相关的转债和股票。同时,对周期板块的标的也进行了调整,增配基本面出现拐点,未来有产能扩张能力的弹性标的。此外,二季度该基金更加重视了波段操作,账户收益情况较一季度有了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