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准第十城!谁是下一个国家中心城市?
指股网| 2022-04-21 15:50:09

文 | 凯风

国家中心城市之争再次白热化。

01

谁在入局?

强省会 + 国家中心城市,正在成为一众省会的共同目标。

日前,湖南省印发《关于实施强省会战略支持长沙市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未来 5 年,长沙GDP 突破 2 万亿,经济首位度超过 30%,同时创建国家中心城市。

这份文件还提出,放宽人才落户限制,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在长沙就业人员可即时申报落户,享受在长沙购房资格。

这是继去年底长沙首提 " 强省会 " 战略之后,第一次明确将 " 国家中心城市 " 与 " 强省会 " 作为双重目标,以此提升城市能级。( 参阅《不会松绑!这个省会城市太硬气了》)

在长沙之前,济南、福州、沈阳已多次将强省会、国家中心城市作为竞逐目标,体现出非同一般的志在必得之心。

日前,济南市人代会报告指出,未来 5 年 GDP 力争达到 1.8 万亿元,常住人口超过 1000 万人,省会首位度大幅提升,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这是济南第三次在官方报告中,明确提及 " 国家中心城市 "。

自山东省明确济南、青岛最新定位以来,1 亿人口的山东,济南成了竞夺国家中心城市的希望,而青岛则被定位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福州的强省会效应更为凸显,2021 年 GDP 超越泉州,时隔 20 多年,重回福建第一大市之位。

这背后,得益于福州于去年提出的强省会 + 国家中心城市战略。

去年底,福建省出台 " 关于支持福州实施强省会战略的若干意见 ",提出到 2025 年福州 GDP 突破 1.7 万亿,城市首位度 25% 以上,且首次公开提出 " 争创国家中心城市 "。

沈阳则是国家中心城市最有力的竞争者之一。

与其他省会相比,沈阳更进一步,不仅表现出竞夺 " 国中 " 的志在必得之心,甚至还抢先一步,拿出了 " 行动纲要 "。

去年底发布的《沈阳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行动纲要 ( 2021-2035 年 ) 》,赋予国中之于沈阳的重要性:

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是沈阳筑牢安全底线、服务国家发展大局的战略要求,是沈阳引领东北地区更好融入新发展格局的战略选择,是推动辽宁省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区域经济布局的战略行动 ……

可见,在沈阳看来,能否晋级国中,关系的不只是一城得失,而是辽宁乃至整个东北的长远发展。

事实上,截至目前,全国已有 10 多个城市提出争创国家中心城市。

除了济南、沈阳、长沙、福州之外,还有青岛、南京、厦门、长春、昆明、南昌、乌鲁木齐等城市。

02

强省会 VS 国家中心城市

与强省会相比,国家中心城市之争一直都存在悬念。

强省会,更多是一省之事。在内地 27 个省会中,除了广州等个别省会,几乎所有地方都将强省会作为直接目标。

虽然官方层面不断强调 " 严控省会规模扩张 ",但地方对于强省会的追逐却丝毫未停下来,省会首位度超过 25% 乃至 30% 的比比皆是。

相比而言,国家中心城市,则是国家战略。

据凯风《中国城市大趋势》一书分析," 国中 " 是国家城镇体系的金字塔尖,这些城市 " 居于国家战略要津、肩负国家使命、引领区域发展、参与国际竞争、代表国家形象 "。

如此之高的定位,对于城市不只是锦上添花,带来的好处同样也不只是名头上的好听,背后还涉及诸多现实利益。

晋级国中,首先意味着城市能级的巨大跨越,在诸多重大国家战略中都能获得一席之地,城市在产业竞争中也能获得更多筹码。

当然,还有更实质性的利好。成为国中,意味着获得对全省乃至周边资源的调配能力,在整个区域发展中处于主导地位。

换言之,打造强省会,未必需要以 " 国中 " 为前提。

但晋级 " 国中 ",无疑能提升打造强省会的筹码,这对于存在 " 双子星 " 争锋的省份尤其如此。

最典型的莫过于济南与青岛、沈阳与大连、福州与厦门。

三个省会,对阵三个副省级的计划单列市,且省会在经济上并无明显碾压优势,能否成为国中,可谓至关重要。

当然,在强省会战略的助力之下,最后倾斜的天平却落到了省会之上。

这对于提升省会城市能级、经济首位度的助益,可想而知。

03

谁是第 10 个国家中心城市?

过去 4 年多来," 谁是第 10 个国家中心城市 " 的时代之问一直没有得到答案。

最后一个获批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是西安。2018 年,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其中提出 " 建设西安国家中心城市 ",西安由此成为第 9 个 " 国中 "。

在此之前,北京、上海、广州、天津、重庆、成都、武汉、郑州已率先晋级为国家中心城市。

4 年过去,为何国家中心城市暂停扩容了?

一个可能原因是,国中,不宜多更不宜滥。

国家中心城市,服务的是城镇化,是区域经济发展。如果遍地都是国中,那么这一概念也就失去了意义。

另一个原因是,在国家中心城市之外,城市群、都市圈战略更为凸显。

随着城镇化进入下半场,都市圈、城市群成为主战场,因而成为区域战略侧重的主流。

在十四五规划中,我国共规划了 19 个国家级城市群,目前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成渝、长江中游、北部湾等相关规划已经获得批复。(参阅《全国第 5 大城市群,呼之欲出》)

在都市圈方面,已有 5 个地区获得 " 国字号 " 的加持,包括南京、福州、成都、西安、长株潭。(参阅《官宣!第 5 个国家级都市圈来了》)

这些都市圈,既是区域一体化的重要支撑,也是打造强省会的关键力量。

这种局面,是否意味着新的国家中心城市之争就此搁浅?

或许不是,谨慎扩容不意味着不扩容,但毫无疑问,官方对于 " 国中 " 的批复变得更为审慎。

即便再次放开闸门,未来国中的数量大概率也不会超过 12 个,剩余的席位顶多还有两三个。

这其中,东北毫无疑问需要一个国家中心城市,这是大概率事件。

其他城市,则有赖于国家战略的再平衡,存在不确定性。

-END-

精彩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