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出新举措,加强大宗商品价格监管助力降成本
中工网| 2021-09-08 10:13:32

日,在国新办举行的“《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副局长熊茂给出一个数据:上半年,全国新设市场主体1394.5万户,基本恢复到疫情前水

两年,疫情之下的中小企业面临生存困难,在市场监管等部门的密集施策、纾困帮扶下,中小企业加快恢复生机,正从“留得青山”向“青山常在”转变。

600亿元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缓解缺钱难

疫情之下,缺钱是中小企业普遍的痛点。而且中小企业规模小、抵押物少,信用积累不够,获得银行的信贷普遍比较困难。

对于有创新能力的中小企业,有关部门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和保险工作。2020年,8000家中小微企业获得金额约600亿元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

一位基层市场监管部门的工作人员表示,区别于以不动产作抵押向银行申请贷款,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是企业以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中的财产权经评估作为质押物从银行获得贷款。中小企业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可缓解资金紧张、加速知识产权市场转化、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对于零散的个体工商户,熊茂表示,建立个体工商户信用评价体系,推广“信易贷”模式,扩大信用贷款的规模,持续增加首贷户,推广随借随还贷款,便利个体工商户获得贷款。

在做“加法”的同时,市场监管部门还在为中小企业做“减法”:鼓励地方政府因地制宜增加经营场所资源供给,为个体工商户提供租金低廉的经营场所;督促引导相关的台企业,降低过高的不合理收费和抽成,提高各项收费标准、规则和抽成比例的公开透明度,提升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利润空间……

熊茂表示,蓬勃发展的市场主体,促进了我国超大规模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有力支撑了经济发展,也有力支撑了年均超过1300万人的就业增幅,成为稳住经济基本盘和稳定就业的中坚力量。

加强大宗商品价格监管助力降成本

疫情发生以来,帮扶中小企业的政策不断升级,根据新困难推出新举措,保持了政策连续,也催生出一些制度化的举措。

今年以来,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价格监督检查和反不正当竞争局负责人陈志江表示,价格上涨对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影响比较大。我国的经济恢复还不均衡,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元气尚未完全恢复,消化涨价能力比较弱,抗风险能力也比较差。在上游涨价快、下游提价难“两头挤压”下,经营压力与风险也在逐渐加大。

对于这种新情况,市场监管部门在继续实施此前帮扶政策的同时,密切跟踪价格走势,加强预警分析,定期监测铁矿石、钢铁、煤炭、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走势,形成每周分析报告,并有针对地实施有效监管。综合利用行政指导、强化约谈向社会释放加强监管的信号,正确引导社会预期。

疫情发生以来,部分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企业,受疫情影响暂时无法进行正常的经营活动,但是仍有比较强的经营意愿和能力,想要降低维护成本。为此,前不久发布的《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给出了解决方案——建立市场主体歇业制度,明确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原因造成经营困难的,市场主体可以自主决定在一定时期内歇业。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凯湘表示,办理歇业登记的市场主体可以用极低的成本维持自身主体资格存续,避免将来重新申请开业登记的麻烦,可以随时申请恢复营业状态,能够满足市场主体便捷高效地安排自身经营计划需求。

我国中小企业有灵气、有活力,善于迎难而上、自强不息。国家大力扶持中小企业,“留得青山”是要助力“青山常在、生机盎然”。下一步,市场监管总局将着力构建更普惠、更公、更可及、更可持续的长效机制,通过监管为中小企业创新护航。(记者 杜鑫)

精彩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