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金融业如何为此提供有效支持形成“助攻”,各地都有自己的探索与实践。
在中国银保监局会8日举行的第269场银行业保险业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浙江、安徽、山东、广西四地银保监局“一把手”齐现身,介绍了本地区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高招”。
浙江:稳住小微企业保就业
疫情之下,保市场主体对于经济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浙江银保监局局长包祖明表示,浙江是小微企业大省,稳住小微企业就保住了就业,就稳定了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
他介绍,该局借助浙江数字化改革,构建完善“金融数字大脑”平台,大幅提升小微企业贷款获得率。目前平台累计交易量超过1.3万亿元(人民币,下同),直接完成授信超3600亿元。针对63万户纳税B级以上小微企业,梳理无贷户清单,逐家对接融资需求,2020年新增首贷企业11.6万户。
与此同时,浙江努力帮助暂时有困难的小微企业渡过难关。率先推行“双保”应急融资试点,创新风险分担机制,采取批量化担保模式。截至2021年3月15日,累计发放应急贷款245亿元,支持2万户企业、47.3万人就业。
浙江还针对性推广无还本续贷和信用贷款,助力优质小微企业做优做强,吸纳更多就业。包祖明透露,截至2021年2月末,辖内小微企业无还本续贷和信用贷款余额分别达4146.8亿元、5414.1亿元。同时,针对量大面广的个体工商户,引导机构“网络+网格”做好贴身服务。截至2021年2月末,全省个体工商户贷款余额9391.6亿元,较去年初增长37.3%。
安徽:加大科技创新支持力度
以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已在中国形成共识。近年来,安徽逐渐成长为中国科技创新的重要策源地。
安徽银保监局局长周家龙认为,助力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发展,是银行业保险业自身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前瞻性防范金融风险的先手棋。把主要资金投入到朝阳产业,一定会在今后形成稳健发展基础。
他介绍,安徽从多方面发力满足科创企业金融服务需求。例如,提高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领域资金总量和占比。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成立专门团队和机构,切块专门资金,确保科技型企业贷款、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增速明显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根据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发展情况,预计今年安徽科技型企业贷款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增速将高于全省各项贷款平均增速5个百分点以上。
在优化资金支持结构方面,周家龙表示,安徽围绕产业链布局来配置资金链,以做强供应链金融为重要抓手。该省明确在新阶段要重点发展10大新兴产业。“我们一方面优化资金结构,重点为产业链当中的核心企业提供支持,发挥带动作用;另一方面,以供应链为抓手,依托核心企业带动上下游中小微企业一块成长。”
山东:培育新旧动能转换动力
新旧动能转换是山东的发展主线,金融在其中的推动作用不可忽视。
山东银保监局局长王俊寿表示,山东始终把新旧动能转换工程作为工作总抓手,确定了“坚决淘汰落后动能、坚决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坚决培育壮大新动能”的发展目标,大力培育产业金融。
他指出,产业金融跟传统金融最大的区别在于:传统金融是“项目找钱”,现代产业金融是“钱找项目”。去年山东辖区银行业对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贷款余额达到4842亿元,比年初增加将近1000亿元,增长25%,实现产业增加值增长超过6.6%。
“我们科技成果转换贷款累计超过100亿元,特别是去年加大了银行业保险业之间的协同力度”,王俊寿说,保险业在知识产权质押和“三首”,即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首批次新材料、首版次软件的风险保障方面提供了将近80亿元的风险保障,应该说金融业在推动产业金融支持新旧动能转换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广西:让螺蛳粉助力乡村振兴
广西柳州螺蛳粉受到许多食客钟爱,在金融支持下,它也成为了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广西银保监局局长任庆华介绍,该局依托广西独特的生态资源优势,通过金融手段帮助农户“守得青山变金山”,放大产融协同乘数效应。
去年,广西螺蛳粉产业产值达230亿元,同比增长75%。任庆华介绍,螺蛳粉有四大配料:螺蛳、竹笋、豆角、木耳。广西引导银行机构积极发放扶贫小额信贷、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普惠型涉农贷款,支持农户在绿水青山间养螺蛳、挖竹笋、种豆角、采木耳,就地进行深加工,提高附加值,通过融入螺蛳粉产业链实现致富。
据统计,2020年广西仅螺蛳粉产业就带动20多万农户就业,2.3万人脱贫,人均增收9000元以上。
任庆华还表示,广西注重银保协同,运用保险手段打造了“政府+险资+企业+农户+保险”五位一体“贷牛还牛”产业模式,推出“油茶贷”、油茶收入保险、茉莉花降雨指数保险、糖料蔗价格指数保险等特色信贷保险产品,形成了一批特色产业扶贫成功案例。(记者 王恩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