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债”齐发力 拓宽制造业企业融资渠道
证券日报| 2021-03-26 13:28:13

主持人于南:国家发改委等13个部门日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动制造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力争到2025年,制造服务业在提升制造业质量效益、创新能力、资源配置效率等方面的作用显著增强”,以及“支持符合条件的制造服务业企业到主板、创业板及境外资本市场上市融资”。在政策引导下,多年来资本市场、银行业大力支持制造业、制造服务业发展,未来将进一步发挥重要支撑作用。今日本报就此展开报道。

日,国家发改委等13个部门发布了《关于加快推动制造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坚持问题导向,紧紧围绕制造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求,提出制造服务业6个发展方向和9大专项行动,既体现了战略也突出了实效,任务十分明确。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夏杰长对此表示,《意见》顺应经济全球化及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的大趋势,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在明确制造服务业内涵的基础上,深刻理解了推动制造服务业发展同提升制造业竞争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重要关系。

与此同时,夏杰长表示,《意见》准确把握当前两业融合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着眼于提升制造业创新能力、优化制造业供给质量等六大发展目标,提出了加快制造服务业发展的九大专项行动和重点工程,并从强化组织保障、优化发展环境、扩大开放合作、加强用地保障等方面,提出了具有针对和可操作的政策措施,有利于形成服务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互促共进的新局面。

政策助力下 新注册制造企业数量持续增长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强化基础设施支撑引领作用,构建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财政部专家库专家、360政企安全集团投资总监唐川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十四五”是实现“中国制造2025”相关目标的关键阶段,也是新兴产业与传统制造业全面融合的攻坚时期。此时关注制造服务业是市场的需要。

《证券日报》记者据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梳理,在政策助力下,全国每年新注册制造业企业数量持续增长,2010年为71.9万家,2020年为116.3万家(含个体工商户)。而从注册资本来看,年度新增注册资金在1000万元以上的制造业企业,2010年有约3.6万家,而2020年已有超6.8万家。

中国银行研究院博士后汪惠青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当前我国制造业企业数量持续提升,但在技术水、生产能力等方面与全球发达经济体仍存在一定差距,进一步亟需跟上发展要求的就是企业质量。“十四五”时期,我国要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其中重要的一环就是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深度融合,以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

夏杰长表示,两业融合是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事关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大局。《意见》注重把握产业发展规律,着眼于构建两业融合的生态体系,从生产要素、行业、区域、空间和制度等方面采取各种政策措施,有助于形成制造企业、制造服务企业、新兴技术服务机构与各级政府协同发展、良互动的产业生态系统。

支持制造服务业 股权融资提升空间大

制造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资金支持,拓宽融资渠道方面,《意见》指出,支持符合条件的制造服务业企业到主板、创业板及境外资本市场上市融资。

《证券日报》记者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整理,从制造业公司上市情况来看,按照所属证监会行业指数大类行业分类看,截至目前,年内有54家公司完成A股IPO,募资总额达421.88亿元。

唐川表示,受全球疫情和国际经济格局变化的影响,支持地方产业发展的各项融资和立项正在高频落地,包括交通、产业园区、针对产业园区的公共服务配套等项目正被大量纳入地方重大建设项目清单。与之呼应,在“软实力”领域的制造服务业也越来越多地受到地方政府的关注、支持。在资本市场方面,针对该领域企业的关注度也随着经济发展方向的明确而日益提升。可以说,资本市场与制造服务业的联系已自然形成,在各方资金,以及金融工具的配合下,将很快建立起针对制造服务业的融资保障体系。

汪惠青表示,随着我国制造服务业不断发展,相关企业的融资需求扩大。目前我国制造服务业的融资渠道主要是银行贷款、股权融资和债券融资,从年的融资现状来看,股权融资和债券融资在制造服务业企业融资占比中有较大提升空间。未来可以通过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以满足制造服务业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融资需求、丰富相关债券的品种和期限结构、发挥区域股权市场和私募股权市场的“下沉式”服务作用、鼓励金融机构为制造服务业企业提供专业化的融资指导等方式,提高制造服务业企业的融资效率。

那么,在政策支持方面,资本市场还可加强哪些方面的工作,如何更好助力制造服务业发展。汪惠青对此表示,可以加强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是坚定不移地落实好“注册制”和退市制度,推动制造服务业企业的内部调整,加快处置“僵尸企业”,以实现行业内部的“优胜劣汰”,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二是加快创新发展符合制造服务业特点的金融服务和产品,有效精准对接制造服务业企业在实现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融资需求。

唐川表示,通过该《意见》可以看到,从支持传统生产模式向智能制造转型的信息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网络安全、5G、智能硬件等领域,到支撑绿色发展的节能、环保、回收等领域,以及相应的咨询服务业、人力资源领域皆被纳入了“制造服务业”重点发展对象,故而可以说,国家正在以“新制造业”为主题,全面统筹各行业的全方位、高效率、高协同发展。所以,无论是对制造业的支持,还是对制造服务业的支持,必然不是“单点突破”的,而是需要全面统筹,多线布局的。

从监管角度看,唐川表示,除了支持优质的制造服务业企业通过境内外交易所上市、发行债券等融资工具进行融资外,支持各传统制造业细分行业龙头企业将专业的制造服务业板块拆分上市,立足行业打造独立的服务公司也会是推进制造服务业良发展的手段之一。当然,引导银行等金融机构和地方产业基金对制造服务业企业提供更为全面的资金配套,并针对制造服务业企业,在其使用债券、ABS、REITs、PPP等工具的过程中提供政策倾斜,也会是比较好的扶持方式。

助力制造业发展 债券融资大有可为

债券市场是制造业企业直接融资的主要渠道之一。《证券日报》记者根据同花顺iFinD数据整理,去年1月1日以来截至今年3月24日,制造业企业发行1646只债券(包括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可转债、非公开发行公司债、一般公司债、资产支持票据等),发行金额达17608.6亿元。其中,2020年全年制造业企业发行债券金额达14663.3亿元,同比增长6.8%。今年以来,制造业企业发行债券金额为2945.3亿元。

巨丰投顾投资顾问总监郭一鸣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年来,我国围绕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企业债券融资效果比较明显。制造业企业通过发行债券融资,不仅能获取长期资金,优化融资结构,而且也能拓展制造业企业的发展空间,促进制造服务业企业升级转型。

此前公布的“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实施制造业降本减负行动,并明确提出“推动股权投资、债券融资等向制造业倾斜”。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加快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需要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进一步优化制造业产业链,促进制造业迈向价值链中高端,这就意味着要更好地发展生产服务业,推动制造业向研发设计和营销服务等方面延伸,在固链、补链、延链等方面有必要加快制造业服务企业的融资支持力度,鼓励更多生产服务业开展债券融资,以实现降本增效的目的,更好地引导制造业向高附加值环节迈进。

刘向东表示,为鼓励更多资金流向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领域,需要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降低制造业的融资成本,因此发挥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作用,鼓励更多企业利用直接融资工具,利用更广泛的融资渠道,缓解制造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从而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融资环境和发展空间。

“我国制造领域仍然存在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要进一步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除了通过不断努力满足债券融资条件,力争发债进行融资外,制造业企业应加强创新创造力度,力争通过在国内资本市场以及国际资本市场上市融资,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郭一鸣说。(本报记者 苏诗钰 包兴安)

精彩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