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主动打破壁垒 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浙江日报| 2021-03-22 10:02:55

推动长三角地区交流合作,是同志在浙江工作时作出的战略谋划。2002年,同志在湖州调研时指出,无论从国内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演进,还是从参与国际竞争的要求来看,加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合作都显得十分紧迫。此后,浙江历届省委、省政府将主动接轨上海、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作为重要战略目标,不断推出一体化促进举措,不断提升一体化合作水

2020年,书记在浙江考察时,赋予了浙江“努力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的重要窗口”的新目标新定位,并强调,发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叠加优势,更大力度推进全方位高水开放。

G60科创走廊已经成为外界观察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一个窗口,两年多的实践探索,成绩斐然。2018年6月,分布于G60高速公路和沪苏湖合高速铁路沿线的松江、嘉兴、杭州、金华、苏州、湖州、宣城、芜湖、合肥9座长三角城市签订长三角地区共建G60科创走廊战略合作协议,整合协同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成为推动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力量。2019年12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标志着G60科创走廊上升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重要战略台,为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注入新动能。

打破要素壁垒

要素是经济之壤,打破要素壁垒、促进要素自由流动是经济活力之本。这些年来,在推进要素自由流动中,浙江瞄准创新高地——G60科创走廊,主动寻找破壁突破口。

对G60科创走廊9座城市而言,能否打破各种阻碍要素自由流动的有形无形壁垒,成为“结盟”的第一要务。首先破题就在浙江。一个窗口,见证了G60科创走廊推动要素自由流动的成果——2018年9月28日,G60科创走廊九城市“一网通办”开通暨第一批异地证照发放仪式在嘉兴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三楼大厅举行。

随后,一系列促进更高质量一体化的新举措出台:推进长三角政务服务一体化先行先试,建设“一网通办”2.0版,尝试跨省身份互认、电子证照共享应用;实现审批事项在九城市范围内无差别办理,进一步促进市场统一;进一步消除市场准入壁垒,探索建立存量工业用地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的机制,为早日实现土地跨省交易提供意见,进一步提高土地集约节约和复合利用水。这些举措中,都能看到浙江“最多跑一次”改革的理念——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用政府服务的加法换来企业发展的乘数效应。

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联席会议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G60科创走廊的生命力就在于通过打破行政区划壁垒,让科创要素自由流动、高效配置,以产业链的一体化推动城市和区域的一体化,政府“看得见的手”和市场“看不见的手”在这里一拍即合,不断激发出新动能,迸发出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火花,得到了市场主体的充分认可。

科创与产业融合

2020年初,“G60共同抗疫”专区在长三角G60科创云台正式上线。G60科创走廊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横店东磁、桐昆集团、浙江英洛华磁业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参加云招聘,收到的应聘材料比往年都要多。

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从一开始就是一条科创与产业的走廊,该区域9座城市的产业本来就有很大的互补,产业协同共进是G60科创走廊的一大亮点,也是一大特色。让科创要素充分涌流,最终目标是打造一流产业。以“科创”为核心内容的G60科创走廊,如何更好实现科创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进而促进不同地区之间产业协同发展?

在这方面,金华市有着自己的探索。2018年11月,金华与G60科创走廊城市的科技部门举行G60科创走廊九城市科技创新合作圆桌会议,会上九城签订《G60科创走廊九城市科技合作框架协议》。此后,金华政府部门给企业发的创新券,可到上海的科研机构“消费”,让企业接触到更多的高端科研设备和技术;而区域内数千台大型科学仪器开放共享,提高区域内创新资源利用率。仅金华东阳一地,2019年就招引G60科创走廊其他城市项目签订意向书9个,总投资达121.2亿元;新增超1亿元以上高新技术产业项目4项;开通跨省创新券通兑、通用,并发放创新券870余万元。

随着G60科创走廊9座城市协作不断深入,科研机构和高校也通过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发挥着更大的作用。位于嘉善的浙江悦世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便是上海交通大学研发成果转移结出的硕果。“我们的科研团队在上海交大,研究后的成果经过产业化落地嘉善。”公司总经理周成林告诉记者,上海已经没有足够的土地实现研究成果的转化,选择距离上海较的嘉善无疑是产业化的最好选择。

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视角下,长三角地区不仅仅是自然地理概念、行政区域概念,更是经济地域概念。在这样的背景下,G60科创走廊以产业联盟的方式推动一体化发展,按照“九城联动、资源共享、深化融合、集群发展”的发展理念,2020年前11个月,G60科创走廊9座城市新增市场主体226万个,截至目前已集聚高新技术企业2万多家,科创板上市公司46家。(记者袁华明)

精彩推荐
热点推荐